您好! 欢迎您访问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!
中心简介
您当前的位置:全国老干部健康养生保健网»首页 » 中心简介 » 康养文化
康养文化

大同深耕文旅赛道 打造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

时间:: 2023-10-31 16:13:03 来源:山西晚报


  北出雁门,又见大同。
  北魏京华、辽金西京、明清重镇,这座城,厚重深远,让人心生万分仰慕;
  文化古都、清凉夏都、美食之都,这座城,未来可期,让人不敢慢怠半分。
  御河两岸层林尽染,文瀛湖畔叠翠流金,明媚的大同蓝下,恒岳青黛,古城巍然。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,山西晚报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“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”采访团来到大同,与大同人民共享累累硕果、共绘美好画卷。
  在大同采访期间,采访团对话大同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、宣传部部长王明厚,循古都历史脉络,话大同文化名片。
  一部大同城市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民族交融、文化交流、文明互鉴史
  大同地处内外长城之间,是蒙古高原进入中原的“咽喉”要道,自古即为我国北方各民族混居之地。一部大同城市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民族交融、文化交流、文明互鉴史。
  山西晚报:很多游人在大同古城内会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从华严寺大雄宝殿的飞檐突翘处左望,毗邻基督教堂尖顶上的十字架与之相映成趣,而往西不远,又可见清真大寺的星月标志。
  王明厚:大同,城如其名,城市的文化血脉中镌刻着崇尚交往交流交融的基因。云冈石窟、方山永固陵、赵武灵王墓、白登之战遗址、得胜堡马市等历史遗存,见证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。
  最能体现大同开放融合气质的地方是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。它在石刻造像、服饰、建筑、乐舞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胡风汉韵的交相杂糅、中西文化的绚烂碰撞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察云冈石窟后说,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杂旺而有力的外来影响,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希腊、波斯、印度及西域诸族。不同文化的交流濡染,为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。
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“胡服骑射”,向游牧民族学习进行军事改革;北魏孝文帝改汉姓、穿汉服、说汉语……中国历史上两次大的民族融合都与大同密切相关。
  融合之城还体现在儒释道三教融合上。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曾对《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》研究对比之后指出: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,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,而是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了。汇合的入口,便是北魏平城时代。
  今天,无论是北魏时期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和悬空寺、辽金时期的华严寺和善化寺,还是道教名山恒山,以及纯阳宫、帝君庙、法华寺等宗教场所,能够密集分布、和谐共处,也可以说是宗教融合的具体体现。
  和谐共生、融合发展的理念也深深植入大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战略当中。近年来,大同一方面推动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加深;另一方面主动融入京津冀,从战略、产业到项目等层面不断加强协作和对接,着力打造山西对外开放的“桥头堡”。
  “博物馆之城”成为大同又一张亮丽的名片
  大同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、中国十大古都之一,历史底蕴深厚,文化遗存丰富,为建设“博物馆之城”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。
  山西晚报:2021年5月,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国家文物局在发布会上明确提出支持北京、西安、大同、南京建设“博物馆之城”。目前,大同“博物馆之城”的建设情况如何?
  王明厚:大同市紧紧抓住国家文物局支持建设“博物馆之城”的有利契机,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工作,不断探索“总馆+分馆”模式,大力建设博物馆之城,在深入挖掘大同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,逐步形成覆盖城乡、主体多样、特色鲜明、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,走出了一条文博、文旅、文创融合发展的路子,“博物馆之城”成为大同又一张亮丽的名片。
 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,大同市“博物馆之城”建设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、完善博物馆机制体制、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、创新文创产品开发、持续推进博物馆征集等多个方面进行布局。目前,大同市博物馆“1+9”总分馆制运行有序,优势补充,国家文物局主要领导视察大同博物馆之后,盛赞“博物馆是一流的博物馆,讲解是一流的讲解”。大同市博物馆御东新馆、明堂遗址博物馆、辽金元民族融合馆、红色记忆馆、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等相继建成开放。非国有博物馆势头也发展强劲,类别涵盖民俗、自然科学、艺术等。近年来,市级各博物馆办展数量130余个,数量与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。
 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,也是城市重要的文明元素。相信完全有能力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大同,也必然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文化荟萃、文明昌永,用美好生活丰富、留存我们传承的馆藏。
  融入京津冀 文旅康养要先行
  从早春到盛夏再到金秋,大同的文旅康养事业发展势头恰如拔节成长的花木,走过凛冬,迎来春日的全面复苏,再到夏日的蓬勃旺长,于明朗的秋日已展现出收获的成果。古城内外游人如织,游客体验好评爆棚,各类文旅推介榜大同总是赫然在列,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愿景已触手可及。
  山西晚报:近期,省委、省政府正式出台了《关于支持大同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,支持大同打造京津冀文旅康养首选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,请您谈谈目前大同在文旅康养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?在这一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下,大同文旅康养产业将如何继续发展壮大?
  王明厚:今年以来,大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“双城记”战略部署,坚持把文旅产业发展作为“融入京津冀、打造桥头堡”的主攻方向,高位推动、系统谋划,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激励政策,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 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日期间,大同文旅市场强劲恢复,重点景区高位运行,消费活力充分释放,大同文旅品牌叫响了全国,旅游城市的形象全面树立。
  “双节”期间,大同各大景区景点都出现了游人如潮的火爆场景,全市共接待游客457.64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20.28亿元,云冈石窟、恒山悬空寺景区不断刷新接待纪录,创下历史新高,其中云冈单日最高接待5.6万人,恒山单日最高接待4万人。“双节”期间,大同的文旅盛况连续6次登上央视《新闻联播》《焦点访谈》《新闻直播间》等节目,在各大网络平台,不时能刷到游客对大同由衷赞美的视频短片。
  在康养产业建设方面,其中,浑源县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之一,主打山地康养和中医药康养,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12.48亿元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更新项目,以文旅康养为主导的产业层次被推上了新的水平。同时,全市重点打造的灵丘唐河大峡谷、浑源汤头温泉、云州云起生态旅游度假区、广灵山水白羊、黄经世家中医康养愈园5个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项目建设,也是如火如荼。
  要让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,关键取决于政策扶持的力度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。目前,我们已在编制《大同市全域旅游发展(重点旅游城市)总体规划》,并将出台影视产业发展、景区基础设施提升、消费业态培育和文旅数字转型四个行动方案,一系列扶持文旅产业发展综合保障政策体系也在加紧制定中。
  “融入京津冀,文旅要先行”正变为全市上下的行动自觉,正可谓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。如今,大同面向北京、天津等市场,以“产城融合”“交旅融合”“全域旅游”的理念,把历史文化资源、生态休闲资源和商业文化项目有机融合,构建文商旅一体化的消费型产业集群,打造“北京后花园”和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及区域消费中心,成果彰显,未来可期。